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拟建设智慧思政学工系统。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建设方案,欢迎具备相关经营资质和技术力量的公司积极支持我校该系统建设。
一、项目概况
以“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与易班平台共建共享,重点进行学生信息管理、迎新管理、学籍管理、评优评奖管理、综合测评管理、智慧资助、辅导员工作管理、辅导员助手、学生数据分析应用,实现业务流程闭环,提升数据运用能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学校业务支撑体系,推进校本化智慧思政平台建设,分析后台沉淀数据实现对学生行为综合画像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发展。同时,也将结合移动端(微信端),实现业务移动化开展,打破业务时间、空间局限,提升师生对服务的感知度与满意度。
二、征集内容
(一)系统功能方案
1.学生信息管理
对所有在籍在校学生基本信息的采集和日常维护,可通过已掌握的学生基本信息进一步统计出有效的数据,从而为学校领导制定全校策略、开展规划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依据。
2.迎新管理系统。把复杂的迎新流程整合进信息系统里,从整体上构建周密、畅通、快捷的迎新服务,为新生提供“一站式”高效便捷的报到环境。通过迎新实时人像采集与“人像比对”技术,第一时间解决新生入学资格核验问题。通过展现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和气氛营造,提升新生入校的仪式感和归属感,提升新生报到体验。
3.学生学籍管理
解决学籍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主要包含学籍异动、学籍注册、高基报表功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规范核心业务学籍异动,主要包含学籍异动设置、学籍异动申请、学籍异动审核,学籍异动查询,查询统计功能。
4.学生评优评奖管理
满足学生评优评奖和违纪处分工作的信息管理需求,促进整体评定过程更为有序、可控的进行。提供在线的申请和查看通道,简化违纪申报与审核流程,数据全部保存在应用中,给日后的查询工作提供便利的途径。
5.综合测评系统
将以往线下手工统计综合测评量化指标的方式改为线上评价。从设定量化指标体系、评定对象确认、学生自评、班级评定、辅导员审核、学院审核、生成最终评分到公示、查询、统计的各个环节均按照一定的层级权限实施网络化。
6.智慧资助
满足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精准资助需求,包括困难生认定管理、奖学金管理、助学金管理、本科生勤工助学与“三助”管理、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困难补助管理,同时还包括面向未来发展趋势的资助育人管理。
7.辅导员管理
提供线上信息化辅导员考核模式,包括学生评价、辅导员自评、辅导员互评、院级测评小组对辅导员评定、校级领导或职能部门对辅导员评定。在评定过程中,流程贯穿每个评定层级,评定模式多样化,对学生评定结果做隐私保护。对于层级的评定结果,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到准确计算、快速生成结果。
8.辅导员助手
为辅导员工作提供辅助工具,包括向学生发布通知、接受学生提问并答复;发布活动信息、发布给学生填写的收集表单,学生可通过移动端向辅导员请假,辅导员可以通知学生,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打卡签到,辅导员可以在移动端、PC端查看到签到的实时进度情况;学生可通过拍照和定位的方式进行查寝签到;支持汇总辅导员平台内产生的学生数据,以及校内学工、教务系统中的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成绩信息;日志支持“查听课记录”、“谈心谈话记录”、“宿舍走访记录”三类日志类型,辅导员可在平台的PC端与移动端填写工作日志,实时保存填写内容。
9.学生数据分析应用
提供集中式的学生相关个人数据中心服务。学生数据中心将来自不同部门及业务系统的成绩、活动、奖惩、资助、财务等信息统一进行直观的呈现,为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提供可靠便利的依赖。其中包括:学业、综合测评、奖惩情况、资助情况、第二课堂、日常表现。运用数学模型为学生管理部门提供学生消费数据分析预警、学业分析预警、心理状况分析预警服务。
10.数据对接服务
(1)与易班平台和学校现有的相关系统平台进行数据对接;
(2)完整的、符合学校需求的数据解决方案(含新、旧数据),承担数据迁移及导入工作,主要数据应具备批量导入、导出功能,并有相关的备份、找回策略;
(3)体现符合学校数字编码原则的内容,无缝对接学校数字校园平台(费用承担方及具体费用),免费开放必须的接口(用于对接必要的各类应用、如移动应用、教务、科研、财务、一卡通等);
(4)明确用于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及网络环境的相关要求;软件应用支持服务和升级服务的年限;软件应用支持及升级服务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主要版本的故障排除、版本维护、故障修复、补丁和主要版本升级、规则库、引擎、控制台的技术支持等。
(二)服务方案
除上述系统功能方案外,欢迎提供相关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主要包括:
1.建设周期安排详细方案;
2.提供技术支持详细方案;
3.提供全员培训详细方案。
(三)产品预算
随方案附上总方案预算、分系统模块和服务模块的预算。
三、征集时间
2022年9月27日至10月10日(网报时间)
四、征集方式
本次方案征集通过网上提交解决方案(电子版)及现场介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方案应征单位可以就征集需求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方案电子档(word版和PDF版)发送邮箱:58245065@qq.com。
方案介绍的时间规定在30分以内。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有关声明
1.本次征集无补偿费及奖励。
2.方案应征单位必须是设计方案的原创单位,并保证提交的设计方案不会侵犯任何其他人的知识产权。若发生由此造成的任何纠纷,一切法律责任由应征单位承担。
3.学校根据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性价比结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学校相关部门技术指导意见、管理员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后整合采纳方案,不通过任何形式通知应征单位。
4.凡参加本次设计方案征集的单位均被视为同意并接受本声明,无须书面或其他方式确认。
5.本次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生处。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551-68129339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学工部)
202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