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安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要求,推进学校“三全育人”试点工作,搭建辅导员队伍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展示风采的工作平台,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七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现场比赛于12月9日、10日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次大赛于11月初正式启动,在各学院初赛的基础上推荐10名选手参加决赛。决赛共分基础知识测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班会、案例研讨、谈心谈话四个阶段进行。
学校教学督导储全根教授、龙子江教授,学校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吴达武,组织部、学工部、教务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书记分别担任主题班会、案例研讨、谈心谈话环节评委。全体辅导员及部分学生代表全程观摩比赛。
基础知识测试于11月29日进行,考察辅导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学院选手们认真备考,顺利完成该环节的比赛。
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班会比赛于12月9日下午进行,该项目是本次大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专项赛事。参赛选手充分结合中医药院校特点,精心设计班会环节,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主题班会,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生动案例、讲鲜活故事、讲担当作为。
学校教学督导储全根在主题班会环节点评中谈到,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是思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要开好主题班会,首先要确立好主题,其次教师和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要开展一次讨论,最后要达到引发思考、让学生受教益的目的。通过观摩比赛,他感受到主题班会和专业课教学“不一样”,辅导员队伍“不容易”,主题班会的教学效果“不一般”;参赛辅导员老师们都能够抓住主题,调动多方资源,利用多种方式,取得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提、以赛促引的良好效果,充分展现了辅导员老师的育人精神和育人情怀。希望每一位辅导员都能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发挥好主题班会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研讨和谈心谈话环节于12月10日下午进行。根据安徽省及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新要求,案例研讨环节采用“我提问,你回答”的方式进行,考察辅导员老师综合运用理论、政策知识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选手们围绕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引经据典、从容作答,对问题的本质把握准确,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充分展现了我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
谈心谈话环节采用情景演绎的形式展开比赛。考察辅导员对学生特点、成长成才规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解决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赛选手与助演学生面对面开展谈心谈话。辅导员们耐心细致地沟通、润物无声地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指明方向,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职业能力。
龙子江教授在最后也作了精彩的点评。他首先对本次比赛幕后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选手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参赛选手一直以来的辛苦准备表示肯定。他指出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是学生的标杆和榜样,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同时他对本次比赛也提出了几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案例研讨环节可以加上大四学生的案例等。最后龙教授表达了对安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团队的美好祝愿。
经过激烈角逐,汪芳萍、于璐获得一等奖,李国转、刘怡青、王满获得二等奖,聂多伟、朱林、王丹、周婧晗、方文韬获得三等奖。评委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赛事,通过大赛的举办,将辅导员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所思所学融入比赛中,展示育人风采、提升育人能力、增进育人实效,为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三全育人”工作夯实了队伍基础。(金晓琴、邓丽/文,学生处、记者团/图,张军/审核)